□通讯员 杨芳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金陵晚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花
南京工业大学有位大先生,他躬耕杏坛六十七载,育桃李满园,培养了18位两院院士,这位先生就是我国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师、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、南工大已故教授时钧先生。12月8日,南京工业大学启动“纪念时钧先生诞辰110周年暨时钧精神宣传周系列活动”。
1912年,时钧出生于江苏省常熟的一个小镇的读书人家。他在年少时便显现出过人的才智,5岁入学,高小时就喜欢读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《西游记》《封神演义》等章回小说,而且和同学比赛,能把三国的回目、水浒一百零八将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。他后来从事科学研究时的惊人记忆力,和从小强记的磨炼不无关系。
高中毕业后,时钧先是被保送东吴大学,后又改考进入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,又因成绩优异,在1934年本科毕业时,考取清华公费留学生。在国内实习一年后,与钱学森、张俊祥、徐芝纶等一同前往美国留学深造。1936年,获美国缅因大学造纸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后,又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攻化学工程专业。全民族抗战爆发后,1938年5月他携妻儿回归战火纷飞的祖国,践行教育报国之抱负,渴望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。从此,20多岁的他开始了长达一生的执教生涯。
时钧的学生、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家镛记得,1942年初夏,时钧的“化工热力学课程”让学生们热血沸腾,同学们见这位老师年轻,课又讲得非常好,加之受聘教授时年仅27岁,就给时老师“Baby Professor”(娃娃教授)的美誉,时老师深受同学们的敬重和爱戴。
时钧先生一生从教躬耕杏坛,六十七个春秋桃李成蹊、享誉四海,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。其中,包括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、张存浩等为代表的18位两院院士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。弟子们对时钧先生传道授业解惑,言为士则、行为世范的宗师形象感佩不已。
在自己的专业领域,时钧先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,开拓进取,开辟新路径、创造新经验、开创新局面,是我国水泥专业、化学工程专业的奠基人和水泥专业开拓者,是中国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师。
1952年,时钧先生受命创建我国第一个水泥专业;1956年秋,时钧先生联名汪德熙、汪家鼎等教授上书高教部于化工系设立化学工程专业;1957年,时钧先生开始从事“湍流塔”、膜分离等技术的研究;1979年起,时钧先生着手重建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,主持带领建成了化学工程博士点,并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学工程研究所。20世纪80年代又对化工热力学和无机膜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。
“所有的收获背后都是付出。”时钧的外孙女林昀说,在她母亲的眼中,时钧先生对待工作永远一丝不苟、兢兢业业。在他们小时候,印象最深的就是时钧先生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1-2点。
时钧先生崇尚科学、孜孜不倦,对学术的要求十分严格、严谨细致。他长期从事化学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,在化工热力学、传质分离及膜科学与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就,获“全国化工有重大贡献的优秀专家”称号、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,主编《中国大百科全书·化工卷》等。
“一个人,一座丰碑,一所大学。时钧先生是我们全校师生内心深处的一座高山。”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芮鸿岩深情地评价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华中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