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静子
25日,北京海关副关长冯斌在召开的“北京海关守国门、促发展”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不少年轻人对饲养异宠产生了兴趣,加上部分商家在网络平台的宣传,这种新兴爱好正在对我国的生物安全造成潜在威胁。
所谓“异宠”,即异域宠物,或异型宠物,主要是一些外形奇特、较为罕见的怪异动植物,如10厘米长的大甲虫、30厘米长的大蜈蚣。异宠虽是新名词,饲养异宠却是一种“热行为”。据调查,养爬行类、啮齿类异宠的饲养者在中国养宠人群中占比分别为5.8%和4.5%,加起来已超10%。要看到,异宠文化反映了小众群体对独特风格和独立个性的追求,但它需要导向健康的生活方式,尤其是遵守约定俗成的价值底线。
异宠不宜“宠”。新潮袭来,养异宠彻底打破了猫、狗、观赏鱼类、花卉所架构的宠物市场传统格局,或产生一系列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,一是威胁生态安全,异宠多为外来物种,一旦发生养殖逃逸就会迅速繁殖扩散,从而对本土生态系统构成潜在挑战;二是威胁粮食安全,散落野外的异宠极有可能侵害本土物种,进一步阻滞正常的农林牧渔生产活动;三是威胁生命安全,有的异宠具有强攻击性,有的携带多种病菌,有的含有剧毒,稍有不慎便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“加强生物安全管理,防治外来物种侵害”,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首提“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,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,加强‘异宠’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”。此外,有关统计数据也显示,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每年可导致直接经济损失逾2000亿元。中央有号召、社会有关切,有关部门必须予以高度关注,在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应对上下更大功夫。
维护国家生物安全,第一道防线格外关键。从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看,自2022年10月以来,北京海关共截获苏门答腊巨扁锹甲、长戟犀金龟等异宠33批次41种次192只,数量之大令人惊愕。从实际行动看,深入开展“国门绿盾”专项行动、综合治理跨境电商寄递异宠、利用X光机等技术手段强化非贸渠道检疫监管……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门生物安全形势,必须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,找到准确、快速的检测方法,将异宠拒于国门之外。
维护国家生物安全,人人受益,亦人人有责。于那些追求个性的饲养者而言,切忌将个人好恶凌驾于法律之上,自觉抵制非法引入的异宠交易,才是避免“喜爱”变“伤害”的正道。此外,有关方面也要加强对电商平台、寄递企业和进出境旅客的宣传教育,进而提高全社会的生物安全意识。
(文章来源:南方日报)
Copyright 2015-2022 华中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