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(摘錄自台大歷史系王世宗教授著,《真理論述》,第四章〈靈魂與人性〉) 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是科學知識所不能驗證,然作為一個真理探討的基本假設,人性本善的「必要性」顯示此想為正確。例如在勸善或責善上,將人視為具有良知善性而苦口開導,其效顯然遠勝於「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」的辱罵方式,這是因羞恥感人皆有之,而羞恥正是良心的表現,以同情與人交道特能啟發省悟 (而能相信他人的善性正是自己善性的證明 )。 近代英國文人艾迪森(Joseph Addison, 1672-1719)說「極致的悲劇是人性最高貴的產物」 ,這便表示悲憫慈善之心是人性的本質,蓋悲劇的意涵是在表現人向善的困境。 主張人為生物進化產物的達爾文,在證實人體的「卑賤源頭」時,亦不忘強調人心的「高貴素質」 ,這是逼向科學極限的本質性省思。 在中國,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說並不構成長久的對立論戰傳統(在西方因為宗教信仰故,傳統中並無性善說與性惡說的學術大戰,但在個人經驗感受上此種對立並非不存,這在近代尤然 ),此即因為孟荀二人作為儒家傳人,皆須認定人性本善的前提假設,否則無法闡述君子上達之道。 在西方,一神信仰之下人為神之子,故人的善性即是(不充分的)神性,而人的惡性乃在「自甘墮落」(the Fall,其實是神所安排而人必須承擔)而後生,這也是人性本善的主張,也因此人的得救或與神復合乃為可能。西方文明史上所發展出的有關人的價值之思想體系,即人文主義(humanism)、個人主義(individualism)、與自由主義(liberalism)三者,皆以人性本善為前提而建構;人文主義強調人非禽獸的格調,個人主義強調人的良心與自尊,自由主義強調人的理性能力與理想追求,而三者均認為各人自我實現不僅無礙並且有利社會發展,這個人非自私獨夫的主張就是人性本善信念的具體表現 。關於人的價值之思想體系必然肯定人的善性,這不是「自賣自誇」的私意反映,而是人的自省與自許精神所致;並且若此類學說主張人性為惡,則其說必因自我否定而不能存在,不然則必變質成為唯物論(如馬克斯主義),而非以人為中心的思想。 總之,真正的必要性是出現在精神而非物質的層面 ,而必要性暗示正確性,也就是真理性;性善的觀念是絕對必要的,所以是正確的,也就是合乎真理,而性惡的假設是政治性的必要,所以是錯誤的 。 從進化的觀念而論,人的進化是人的上進意識之落實,故進化始終是(只能)在人的反省範圍內進行,或說反省是人的進化動力和指標,就此而言人不論如何進化,人性並無改變——只是人的意識實現程度有所提升——而其本質是向善的;社會科學家視習俗為人性,而認為人性可以改變(誠如習俗可以改變),且不具本質善惡的問題(僅有功能問題可談),此種膚淺之見正如將靈魂視為思考力,皆是直將表象當真理看的「發現」,沒有好壞對錯的見識。 然人性本善不表示凡人皆為善良,因為人皆有缺陷弱點 ——此可謂「原罪」(original sin ,如幸災樂禍是原罪的「客觀」表現)——良心不能主宰一切個人的道德選擇,何況各人的善性強弱不同,善性稀少者即為惡人,這是上帝在人間的設計之一,吾人無可如何。孔子說「糞土之牆不可杇也」(《論語》〈公冶〉),此與康德感慨「本性不剛直者不能有正直之行 」一樣,都是對於才性不佳者的無奈。 然原罪的無奈感受卻是激發人道德良知的一個重要因素,正如不完美是驅使完美主義者積極改善的緣故,可知原罪的存在與人性本善或人性向善的素質並無抵觸,它甚且是人間一項不可或缺的「善因」,這不是指「因為有惡才可彰顯善」,而是指「在惡的召喚下益有為善的意義」,此如自由意志問題的奧妙,誠為上帝「驚人」的設計。 換言之,人與禽獸一大差別是「做選擇」的理性判斷能力與道德為難處境,人有為善的本性卻同時具有傾向墮落的原罪,而道德的取向未必符合理性的衡量(善不如真),在此種衝突矛盾的困境下,如何抉擇乃成為決定人格尊卑的根據,人所以可能高貴正是因此。 須知人的選擇能力是天賜,而人所面對的選擇難題是天命,以人的觀點而言人可以不受環境制約,但以真理而論人終究解脫不了上帝的安排,有此覺察人卻能出現徹底的承擔勇氣與道德行為,可見「原罪」是「原善」的條件或背景,不是層次更高的真相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华中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